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岁时节日的民俗风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宋诗的俗化倾向使得诗人对节日民俗活动有了更广泛、更深邃的关注和展示,从审美角度描绘节日民俗事象,节令诗的价值通过民俗事象与诗人主体的审美理想、人生感悟和生活思考的相互交融、吸纳,得到审美的跃升。  相似文献   

2.
敦煌曲子词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艺术表征、民俗事象的一种文学载体,它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内容,诸如信仰民俗、婚姻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令民俗、游艺娱乐民俗等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思想信念、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念。由此可以论定:敦煌曲子词不仅是早期民间词的渊薮,而且是唐代民俗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3.
梅尧臣涉农诗全面反映了北宋的农村凋敝、民生疾苦和施政上的种种弊端,揭示农民彻底贫困化的深层根源;也全面记录了北宋中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状况和民风民俗,在农业史、政治史、科技史上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独特的文学个性在于:不同于前代田园诗,所咏歌的就是农家生活本身,或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感慨;往往采用大型组诗的方式来表现农家生产、生活的一个完整过程,或农村风物的全景,其观察问题的眼光独到并富有创新精神,都使他在涉农诗上也成为"宋诗之祖"。  相似文献   

4.
节令在一定范围内能反映出国家民族的发展史、生活史和文化史。古代节令诗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特殊窗口,它形象反映出古代佳节时令的产生背景、节令特征、民风习俗、人文内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媒介。节令与古代节令诗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水经注》的歌谣谚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经注》一书,除了它在地理、历史、考古、民俗、文献、目录、碑版等方面的学术价值以外,由于它的文字生动,语言丰富,所以在文学上也有很高地位。唐朝诗人陆龟蒙诗:“山经水疏不离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诗:“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说明他们对于此书的爱好。当然,他们对此书的爱好,绝对不是乾嘉学者的热中于考据,而是对此书在文学上的欣赏。我在拙著《论郦学研究及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已经述  相似文献   

6.
农具诗产生于北宋,并且在当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北宋规模较大的农具诗创作主要有两次,其一是孙端、梅尧臣、王安石等人的组诗创作,其二是满执中与王令的组诗创作。北宋的农具诗中,吟咏水车的数量较多,诗中描摹水车形象、突显水车功用和引发对汉阴丈人的评价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代表了农具诗的基本特点。农具诗在北宋的产生和发展,跟"宋诗"的演化、中国咏物诗的发展以及"耕读传家"文化传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的农具诗不仅推动了"宋诗"的生活化,推动了后世农具诗的发展,即使对当代农具诗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界对杜牧<清明>一诗不断作出新的阐释.本文重新检视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并从民俗、语言、文学等角度,挖掘了这一诗作产生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勾勒出了该诗的流变过程,从而有助于准确地理解这一传诵千年的名作.  相似文献   

8.
【说明】一九一七年六月下旬,郁达夫奉母命返国与孙望订婚,这组诗便是离名古屋回富阳的纪行之作,其中第一、二、三、四、五、七、十首原载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日本《新爱知新闻》第九三五二号;第八、九首原载同年八月十七日《新爱知新闻》第九三七五号。《郁达夫诗词集》载这组诗时诗前各有题目,但有些题目实类作者注文而非诗题,这里一律将其视为原注移置诗后。道我新诗棉不如,临歧和马请回车。怜君亦为儒冠误,流落人间但掌书。未行前一日,校中李书者某君以诗来繁.余告以将行,匆匆别去,意忘其名.【笺注】渐诗锦不如〕刘禹锡《酬乐…  相似文献   

9.
唐代咏物诗,与它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相一致,艺术表现上亦异彩纷呈,取得了高度的成就。自先秦以至汉魏六朝,咏物诗的体制一般比较短小,象屈原的《桔颂》、沈约的《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已是篇幅较长的佼佼者了。就体裁言,一般多为五言古体,先秦咏物之作多为四言体。唐代的咏物诗在体裁、组织方式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比唐代以前的咏物诗要丰富得多。首先各体皆备,既有五七言古诗,也有歌行体,更有五七绝、五七律等近体诸体式。其次,不但出现鸿篇巨制,也出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组诗。如韩愈的咏《南山》诗,咏《石鼓文歌》以及李白杜甫的一些咏绘画作品的诗歌,篇幅都相对较长。组诗,初唐盛唐尚不多见,同题之作一般只有两首或三首,至中晚唐则大量出现。白居易有《有木八首》、《池鹤八绝句》、《禽虫十二章》等。晚唐皮日休陆龟蒙互相唱和的组诗更多,譬如酒具诗十咏、渔具十五咏、添渔具五咏、茶具诗十咏等等,动辄十首,规模大,内部自成体系,咏物一般面面俱到。组诗的出现丰富了咏物诗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吴筠的《高士咏》与《览古》诗是前代少见的咏史组诗。《高士咏》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批判当时社会上的伪隐之风,对历史上的高士进行咏赞。《览古》诗则从道家哲学观、社会观的角度,对历史发展、演变作出了哲学思考,告诫士子应全身远害。吴筠的咏史组诗有其艺术特色与价值意义: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达到了人物形象塑造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出平和冲淡与悲沉凝重两种艺术风格,并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标志着大型咏史组诗的出现,并对后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涂尔干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 ,这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传统中是绝无仅有的。涂尔干有意识地在其社会学研究中贯彻了先验论的立场 ,在他看来康德问题的实质可以化为这样一个社会学主题 ,即社会与个人之关系 :一方面 ,社会本身如何是独立于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普遍性的实在 ;另一方面 ,社会又如何成为个人价值的源泉 ,如何能提供一种个人必须受到约束的道德法则。本文力图分析涂尔干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是如何与对澳洲土著部落的宗教生活的实证考察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涂尔干的先验论立场及其在这一立场引导下的思索与他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论韩礼德的元功能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功能思想,也称纯理功能,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作者就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功能研究存在不同之处、他为什么采取三分的方法以及他的元功能思想理论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元功能理论是对语言功能的抽象概括;它贯穿整个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其功能分类构成系统功能语法的总体框架,成为功能语言学得以深入的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元功能理论三分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是必须的。它反映了韩礼德的功能与结构的对应理论,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语言观、系统观、层次观以及语域和语境的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8.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20.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