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在翻耕、浅耕和免耕三种土壤耕作方式下稻茬油菜田不同种类杂草的发生情况。其结果表明:与翻耕和浅耕相比,免耕可使看麦娘等杂草数量增加而使猪殃殃、繁缕等恶性杂草的数量减少。杂草的发生与耕作进行的时期也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对丘陵区麦茬水稻免耕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免耕与翻耕相比,分蘖快,根系活力强,功能叶面积大,提高了产量构成因素水平,增产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麦茬水稻免耕技术适宜于不同施氮水平和施肥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3.
刘正礼 《小康生活》2001,(12):19-19
科学合理的茶园耕作,是提高茶叶产量、质量的重要环节。茶园耕作可分为浅耕和深耕两种。 (一)浅耕。一般来说,茶园耕作深度不到15cm的都叫浅耕。通常,每年都要进行春耕、夏锄、秋锄和冬耕。春耕和冬耕以松土为主。耕作深度春耕  相似文献   

4.
在油菜——水稻两熟制田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土壤耕作试验,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田间耕层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氮、磷、钾含量及作物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多季连续少免耕会降低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5.
晋西旱塬区多年玉米定位试验表明,连续五个干旱年型下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玉米蒸腾蒸发及产量影响的效应和正常降水年型下的效应趋势一致,但比正常降水年型下的效应更加明显。同时,试验还表明在晋西旱塬区免耕秸秆覆盖量以7500kg/hm~2为最佳,在干旱年型比常规耕作增产50%以上。晋西旱塬区玉米免耕覆盖技术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作物残余物分解特性的认识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了免耕和常规耕作制度下玉米秸秆、小麦秆、大豆叶和茎秆以及降三叶草茎和根残余物联和磷的释放。谷类作物从收获后开始衰老时选择其残余物装入玻璃纤维网袋。大豆叶残余物在收割之前采集。降三叶草残余物在春季单花花开期采集,仅在常规耕作制处理的小区内翻耕入土。总的来说,残余物中碳和磷的变化最好由指数函数或/和对数函数来表述。与残余物放置在土表相比,残余物翻耕入土后碳和磷释放量大而且释放快速。降三叶草茎残余物比其根残余物碳和磷释放快速。大多数残余物磷比碳的初始释放量大。认为碳和磷的释放缺乏相关性是由于初始可变的无机磷含量,这部分磷在分解作用和碳的矿化流失开始之前已准备释放。碳释放的速率和数量差异与植物残余物初始碳和磷含量,或/和相应的木质素含量以及季节影响有关。很明显,土壤耕作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的重要调节因子和传动可变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油菜板田移栽能抢季节争秋发,既省工又高产.在同样条件下.比翻耕移栽的每亩可增产20—25公斤,增收60—80元。江西武宁县大面积推广油菜板田移栽成功的实践证明.抓好移栽质量.是夺取板田油菜丰收的基础。其具体作法是“开沟——打穴——底肥——栽苗——点水”十字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影响杂交水稻 D 优63产量的诸因素中,选择了五项主要因素,建立五元二次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经电子计算机模拟、筛选,提出 D 优63在平坝区种植条件下,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秧龄和基本苗,其次是施磷量和施钾量。同时明确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农艺措施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 ,建立了油菜新品种绵油 11号产量与种植密度和施纯氮量间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30 0 0 .0 0~ 314 0 .6 9kg/hm2 间的栽培模式 :种植密度 2 0 .5 0~ 2 2 .89万株 /hm2 ,施纯氮量 197.83~ 2 32 .2 1kg/hm2 。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建立了水稻冈优 72 5产量 (Y)与施氮量 (X1 )、施磷量 (X2 )、施钾量 (X3)和密度 (X4)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9750~ 1 1 2 50kg/hm2间的栽培模式 :施氮肥 85~ 1 77kg/hm2 ,施用P2 O5 为 40~ 85kg/hm2 ,施用K2 O为 1 2 5~ 2 0 2 .5kg/hm2 ,密度 2 0 .5~ 2 7万窝 /hm2 。  相似文献   

11.
涂尔干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 ,这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传统中是绝无仅有的。涂尔干有意识地在其社会学研究中贯彻了先验论的立场 ,在他看来康德问题的实质可以化为这样一个社会学主题 ,即社会与个人之关系 :一方面 ,社会本身如何是独立于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普遍性的实在 ;另一方面 ,社会又如何成为个人价值的源泉 ,如何能提供一种个人必须受到约束的道德法则。本文力图分析涂尔干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是如何与对澳洲土著部落的宗教生活的实证考察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涂尔干的先验论立场及其在这一立场引导下的思索与他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论韩礼德的元功能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功能思想,也称纯理功能,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作者就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功能研究存在不同之处、他为什么采取三分的方法以及他的元功能思想理论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元功能理论是对语言功能的抽象概括;它贯穿整个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其功能分类构成系统功能语法的总体框架,成为功能语言学得以深入的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元功能理论三分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是必须的。它反映了韩礼德的功能与结构的对应理论,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语言观、系统观、层次观以及语域和语境的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揭示了格网的表现语言和操作图式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格网设计法在不同流派中的特殊表现。格网设计法以其科学化、秩序性以及丰富的创作空间超脱于众多的流派而经久不衰 ,对中国建筑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秋颂》作为颂诗,表现了与传统颁诗完全不同的特点,它既不是委身于崇高而对崇高所发出的赞叹,也不是委身于神而对神的心灵顿悟,这是一种另类的崇高。一般来说,济慈的颂诗都存在着明显的顿悟时刻,既瞬间的幻觉伴随着瞬间的清醒。但《秋颂》是一个例外,它没有这样的转折。它是一场醒着的梦,是猜想的推演,是成功的移情,而不是一首纯粹的自然诗,一首现世的颂歌。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艺术原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教育与艺术有本质的相通之处,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文章从教育的目的、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及教育的技巧三个层次分析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具有的艺术原理,尤其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把教育当作一门人生艺术来从事的要求。最后从培养自由独立人格这一角度批判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政治实用主义偏向。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如何理解、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的含义和表述的界定及其具体的分类认定,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尽可能从三个阶段的历史文献中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的所有依据,从而确认这个概念的产生、由来与发展;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语词表述上解析其概念界定的语义学、相关术语比对及其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的三个关键问题;再次,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申报工作实践中,就分类认定的过程,澄清一系列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把握不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一步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