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始终高擎雷锋精神的火炬,与雷锋精神同行。为了切实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精神、推进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有必要对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加强雷锋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以及雷锋精神教育的途径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学雷锋活动思享谈”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一直经久不衰。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调查了解90后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基本情况,从中总结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建设,以推动新形势下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开展以及雷锋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它已成为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生动素材,而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是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契机.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基本情况良好,但仍存在着市场经济与无私奉献、物质丰富与道德崇高、社会价值多样化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因此,可以从长效性、立德树人和人文关怀三方面推进新时期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时代境遇,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对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为新时期高校德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形势下推动学雷锋常态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底蕴所在。中国梦视域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认清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把握推动学雷锋常态化的基本要求,探索有效路径,才能使学雷锋活动更富于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让雷锋精神成为新形势下引领文明道德风尚,托起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雷锋精神是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优良品格结合而产生的价值追求,在这一价值追求的特有精神践行中显示着作为一般人性规定的形而上价值.雷锋精神本身所映衬的形而上价值从一个角度上展现了中国当代形而上学的特有样式.与中国文化旨趣相一致的本土化的形而上价值一方面立足于“人之为人”道德实践的现实过程,以凸显出形而上学价值的现实基础和践行功能,另一方面是以对生活美好理想的确立来构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真实的追求.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形而上价值,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对雷锋精神的形而上价值理解出发,可以在新的历史与时代的根基上为我们提供理想信念、为人境界以及内在精神支撑的厚重资源.  相似文献   

7.
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对此,需要加强思想认识,增强人们对雷锋精神的认同感;需要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体系;需要将开展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化德性为德行。  相似文献   

8.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目中的雷锋精神问卷,对97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当今社会最值得学习的雷锋精神方面,诚实守信、懂得感恩,助人为乐、热情待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目中最值得学习的"四大"雷锋精神。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学雷锋的活动之中,参与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认知、崇尚感、内涵认知、践行态度等几个方面调查了解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基本现状。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弱化趋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众文化的强烈冲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显著增强、宣传教育方面的滞后是造成这一弱化背后的主客观原因。增强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需要不断完善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创新雷锋精神的教育方式,营造践行雷锋精神的社会氛围与构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现状呈现出复杂性,在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方面,高校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以《中庸》为例,其中"诚"的思想不仅推动着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从实然走向应然、从外化走向内化,而且诠释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终极意义,即教会大学生成就自己,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和智的知识境界,使其成为儒家所说的"知、仁、勇"的"三达德"的"内圣外王"的境界,即是圣人的境界。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道德观。  相似文献   

11.
涂尔干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 ,这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传统中是绝无仅有的。涂尔干有意识地在其社会学研究中贯彻了先验论的立场 ,在他看来康德问题的实质可以化为这样一个社会学主题 ,即社会与个人之关系 :一方面 ,社会本身如何是独立于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普遍性的实在 ;另一方面 ,社会又如何成为个人价值的源泉 ,如何能提供一种个人必须受到约束的道德法则。本文力图分析涂尔干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是如何与对澳洲土著部落的宗教生活的实证考察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涂尔干的先验论立场及其在这一立场引导下的思索与他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论韩礼德的元功能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功能思想,也称纯理功能,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作者就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功能研究存在不同之处、他为什么采取三分的方法以及他的元功能思想理论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元功能理论是对语言功能的抽象概括;它贯穿整个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其功能分类构成系统功能语法的总体框架,成为功能语言学得以深入的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元功能理论三分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是必须的。它反映了韩礼德的功能与结构的对应理论,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语言观、系统观、层次观以及语域和语境的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揭示了格网的表现语言和操作图式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格网设计法在不同流派中的特殊表现。格网设计法以其科学化、秩序性以及丰富的创作空间超脱于众多的流派而经久不衰 ,对中国建筑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秋颂》作为颂诗,表现了与传统颁诗完全不同的特点,它既不是委身于崇高而对崇高所发出的赞叹,也不是委身于神而对神的心灵顿悟,这是一种另类的崇高。一般来说,济慈的颂诗都存在着明显的顿悟时刻,既瞬间的幻觉伴随着瞬间的清醒。但《秋颂》是一个例外,它没有这样的转折。它是一场醒着的梦,是猜想的推演,是成功的移情,而不是一首纯粹的自然诗,一首现世的颂歌。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艺术原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教育与艺术有本质的相通之处,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文章从教育的目的、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及教育的技巧三个层次分析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具有的艺术原理,尤其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把教育当作一门人生艺术来从事的要求。最后从培养自由独立人格这一角度批判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政治实用主义偏向。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如何理解、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的含义和表述的界定及其具体的分类认定,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尽可能从三个阶段的历史文献中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的所有依据,从而确认这个概念的产生、由来与发展;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语词表述上解析其概念界定的语义学、相关术语比对及其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的三个关键问题;再次,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申报工作实践中,就分类认定的过程,澄清一系列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把握不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一步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