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为研究共情训练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共情能力的有效性,在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心小学展开调研,通过基线调查筛选五年级两个自然班级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接受1次共情训练,每次1小时,连续干预11周,对照组不接受共情训练。干预前后,均采用基本共情量表、人际关系冲突解决策略量表为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无论是共情能力总分,还是认知共情、行为共情、人际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级,且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可见共情训练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共情能力,进而帮助其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其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人际交往能力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外化体现,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促进中华民族成员之间团结互助、情感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对64名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的民族大学生采用实验组(干预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实验组(干预组)接受8周团体心理辅导。结果发现:两组大学生在交往焦虑和人际信任上的前测得分均无显著差异。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大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的交往焦虑仍低于对照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长期效果得到很好的保持。为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强教育引导,激发民族大学生交往动机;强化精准施策,增强民族学生交往技能;创建互嵌环境,保障民族学生交往条件;树立榜样示范,引领民族学生交往风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教学法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以促进医学人才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方法:将23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用社交能力自测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自测量表、自卑倾向自测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的抑郁、焦虑、社会交往能力和5项自卑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教学能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力,并对大学生心理具有多方面的积极的影响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对40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高于理论中间值,男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各因子得分适度,不走极端,男大学生在能力归因和内归因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运气归因和情境归因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训练,培养其积极的人际归因风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团体咨询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次团体咨询实践的目的,是运用团体咨询的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实效性,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团体咨询的理论和策略。其方法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组建了两个团体咨询组,实际参加活动26人,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16PF人格因素量表及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对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在进行团体咨询的前后作两次测试。其结果是团体咨询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改变人格的弱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还显示出人际交往能力与自信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六所高校2 18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状况、影响大学生生活交往能力的因素、动机及其交往态度等,指出大学生能否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从而提高其生活素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际交往不但是大学生情感的需求,也与大学生身心成长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应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功能和基本原则,着重阐述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基本技巧,对提高当代大学生交往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 ,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 ,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人际交往的知识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 ,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9.
对收集而来的337份数据进行聚类统计分析,筛选出大学生个体人际交往能力典型特征指标。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可以成为观察和评价个体人际交往能力的典型特征指标。对人际交往能力典型特征指标的观察和认识,可以为提高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开设网球俱乐部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通过参加网球俱乐部的学习和训练,体育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多的研究和案例表明参加网球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竞赛组织能力。因此,参加网球的学习和训练是提高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共情自上世纪50年代Rogers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各流派心理咨询和治疗家的广泛认同,是衡量咨询关系甚至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共情的内涵、共情的前提条件、共情的理论依据、共情技术在我国心理咨询理论中的发展——意象对话中的共情技术等四个方面,对共情技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对共情的理解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共情(Empathy)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人本主义的共情为精神分析中的澄清、对质、解释等各种技术提供了更佳的表达态度与方式。而现代精神分析指出,没有潜意识层面的反移情就没有共情。对反移情的深入理解是一种更高级的共情。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共情观点,体现着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移情就是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理解其感情和欲望等.文化移情就是自觉转换文化立场,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将自己置身于目的语文化模式中,感受、领悟和理解目的语文化.文章从移情的概念出发,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论述了在文学翻译中采用文化移情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审美意识是实现移情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123名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对其语用移情能力和语言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归纳相关成因。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语用移情能力和语言能力均具有性别差异,女生明显优于男生;学习者的语用移情能力和语言能力相关程度弱,基本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移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要求说写者选择适当的话语,于情于理影响、感动听读者.语用学重在探究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情景因素进行语义表达,从语言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为修辞移情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手段.移情的语用表达强调以交际对方为出发点,建构和选择适当的语境,生成和理解话语,促成双方的合作.本文主要从人称指示、言语行为、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三方面来探讨修辞移情的语言-语用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某精神卫生中心内举行的"同舟共‘技’"病友小组为例,探析社会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在介入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成员接受社会技能训练后,个体人际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大幅提升,且两项指标均优于控制组。为此建议:首先,对于慢性精神病患的康复需要开展长期的社会技能训练辅导;其次,加强社工、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合作式治疗;再次,适时让患者融入社会环境,实践社会技能;最后,加强精神健康社工的专业能力及与证据为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移情作用的概念出发,首先阐述了对移情作用的认知,接着进一步从认识社会和跨文化交流方面论述移情作用的重要性。移情是美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概念,推及到其他方面也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此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共情是一种叠印着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认识方法,是一种情感互通的人际沟通手段;共情是医患沟通、信息双向沟通的最佳纽带,是新医学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达成共情的语境、关键、中介、载体等多种途径建立共情关系,帮助医患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实现共情在医患沟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移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最具抒情的表现手法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举例论述了移情在古代诗、词中的发展过程,并指出这一表现方式的基本完善是在唐、宋时期。最后试将移情的表现手法分出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在表达感情所起的不同作用。通过对移情的举例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古代诗、词这一独特抒情表现手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