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的治学,经历了一个"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这正好体现了明清之际学术转变第一阶段的"尊朱辟王"趋向.张履祥对王学有深刻的批判,指出王学有骄吝诳人、阐扬异教、直捷径省等弊病,认为陆王之学在学术史上可谓"霸道之学".作为清初辟王学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吕留良、陆陇其等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尊朱辟王"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代学者多从光明人格和学术地位的视角对吴康斋进行评价,如晚明最后大儒刘宗周赞康斋"独得圣贤之心精"、"醇乎醇云",奠定康斋在明代思想史中重要地位;清代学者多从教化层面评价康斋,如《四库总目提要》编者认为康斋开出余干和新会两大学派,雷鋐以"百世师"赞其教化,指出康斋对明代教育风气净化的开先作用;近现代内地学者多从明代心学史的早期启蒙地位评价康斋,如蒙培元认为康斋是明代心学的直接发端者,唐宇元突出康斋对王学产生的催生作用,步近智、张安奇肯定其对明代朱学到心学转变的促进意义;海外学者对吴康斋在明代学术史的学术地位评价颇高,如钟彩钧认为康斋是明代理学的开山人物。综观550来历代学者对吴康斋著作的研究,认为他具有开明代学术风气之先的重要地位,其对心学的体悟和践履开启明代心学之澜。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道心人心统一论是心学道心人心思想的一个主要观照对象.王阳明和湛若水提出了道心人心对立论,要点在于把人心人欲化,从而与朱熹的观点形成明显对立.刘宗周则提出了道心人心一体论,要点在于认定道心是人心的本心,从而与朱学有更多相近之处.心学家的道心人心论述在其思想体系中总的来说没有独立意义,而这与朱熹对道心人心的高度关注颇为不同.这些分析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对余英时的相关观点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以“慎独”为刘宗周学说的宗旨 ,为一些学者所公认。1 其实 ,“慎独”只是刘宗周中年的见解 ,其晚年已以“诚意”为核心。如其子刘氵勺所说 :“先君子之学。学圣人之诚者 ,始致力于主敬 ,中操功于慎独 ,而晚归本于诚意。”(《刘子全书》卷四十《先君蕺山先生年谱》,下引该书只注卷数与篇名 )刘氵勺在父亲在世时 ,随侍左右 ,在父亲去世后 ,筑起小楼 ,整理遗稿。对刘宗周思想演变之脉胳 ,刘氵勺自是一清二楚的。刘宗周早年从许孚远游学。许孚远受程朱理学影响甚深 ,因而刘宗周未形成一个思想体系 ,基本上在“主敬”里打转。 48岁那年 ,刘宗周…  相似文献   

5.
陆陇其为明清之际尊朱辟王、践履笃实的理学代表。其著述《问学录》1和《三鱼堂剩言》2较少为学者关注研究,以之为中心,对他的理气心性观作重新探讨,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在理气问题上,他强调理气合一,但在逻辑分析上明确将二者分属两个范畴,并以理为第一性;在心性问题上,他力辨心与性之不同,主张天命气质不离不杂,从而实现理气与心性的圆融贯通。陆陇其试图通过重建学术正统以纠时弊,但也因此陷入蹈袭朱学之困境。  相似文献   

6.
“一齐俱到”,是由刘宗周解释《周易》而独创的思想,是刘宗周理学的核心思想和范畴,也是后人理解刘宗周理学思想的一把钥匙。所谓“一齐俱到”,就是指天地生生之道不是一个前后生成的过程,而是一个共时性的生生关系,而人能够以心统易,呈现出天地人“相蕴而生”的圆融境界。这就意味着,喜怒哀乐之已发未发并无前后之分,而只有表里之别。心体无动静,却有寂感;性体无间断,而能流行。“一齐俱到”实现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融通,也使儒学中的心、性、气等范畴统而一之。  相似文献   

7.
何基是朱熹的再传弟子,是婺州金华朱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心性论、知行观、文学观等,虽然来源于朱熹,但是,何基的整个思想显得比朱熹简洁纯粹.特别重要的是,何基的重点是在践履上,即他的思想都是与他的实际道德生活实践相通的.何基以践履树立起榜样,这在儒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游经历与思想异同,可以更好地梳理东林与蕺山两大学派的关系,从而深化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代新儒家的牟宗三以“归显于密”衡定明儒刘宗周(1578-1645)的思想。这里检讨其说,认为第一步归显于密之“摄知归意”或可引生意知回环互说以致显密混淆的问题。吾人或可补充之以“从已发归于未发”之说,使其意义得以确定。至于第二步归显于密,牟宗三以“以心著性”来规定之。吾人则认为“以心著性”可有歧义。“以心著性”实可有“尽心成性”及“尽心即性”之二解。刘宗周之所谓心形著性,应该是在把性体之外在客观义和形式义简别开之前提下去理解,方得还原其心性论之真实。在此意义下,刘宗周的思想便应是一“尽心即性”而非“尽心成性”之系统,而可以归属广义的王学。  相似文献   

10.
朱熹哲学思想于南宋形成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影响过女真、蒙古、西夏、契丹等少数民族,又越过国界,传播到朝、日,形成他们各自的朱子学.朱学延续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影响之众,中外学术史上少有可与之比拟者.它生命力之劲健何在?有无历史经验值得借鉴?这必须从朱学内在体系、后学补充修正等方面去作分析.在21世纪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朱学要发挥它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必须"与时偕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 ,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必须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认真研读原著 ,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其理论地位、基本内容、逻辑结构、理论源流、整体目标和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组织理论以市场为参照,从交易成本、委托—代理关系、风险分配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企业组织的比较优势,力图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如果将企业组织理论发掘的关于企业与市场比较优势的内容推广到比较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上,就可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找到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通过梳理企业理论有关企业竞争力的论述,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机理,探讨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共生人的特质、共生思想与主流思想的关系,实践共生的具体步骤着手研究共生思想形成以后的共生实践问题。研究认为国内、国际环境需要共生思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共生的两大方法,即学科化和实践步骤,促进共生思想逐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断推进共生事业。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具有正义性的。发展观蕴涵着正义观 ,发展观的演变就是人们探求发展的正义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过程思想被恩格斯誉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然而这个思想却被忽略了。怀特海第一次创立“过程哲学”,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调和唯物与唯心、科学与宗教等的矛盾冲突,开辟了从过程本体视角理解形而上学的思路。过程思想内蕴于哲学史,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思想才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过程理论存在三种形态:客体论的过程论、主体论的过程论、实践论的过程论,这喻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蕴。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作了科学的定位,为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指明了方向。文章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具体落实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一是要在教育的总体目标中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二是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狠下功夫;三是要探索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具体路子。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高校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基地 ,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 ,不仅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而且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根据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提出了四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理论在讨论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时存在一定问题,或仅从犯罪构成上做简单比较的一般性区分,或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应当讨论犯罪之间界限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犯罪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准确地划清犯罪之间的界限,就不可能准确地区分此罪与彼罪,从而不能正确地定罪与量刑。在研究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时,首先确定在何种特殊场合两罪界限模糊难辨需要加以区分,然后通过比较两罪的构成特征找出在哪个或哪些构成要件要素上存在根本区别,抓住这些根本区别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得出两罪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系统论观点强调系统统一性、整体性的优点,忽略其负面影响,并由此导致在经济活动中也偏爱"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如对民营经济组分的认识和安排上,不是"一哄而下"就是"一哄而上".文章分析了这种管理模式隐含的成本,继而在重新认识系统论中一些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合理安排民营经济组分中应注意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是目标又是根本途径;经济结构调整是难点又是出路;转移剩余劳动力是近期战略又是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