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改革,可从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招生制度、营造培养环境、培养科学情操等方面入手,解决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诸多缺失,主要表现在:研究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滞后;研究生导师缺乏创新精神;研究生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内容滞后;研究生学术氛围不够浓郁等。针对这些缺失,应采取的对策是:树立创新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建设创新型的导师队伍;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21世纪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研究生教育的挑战,指出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教育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有利于知识创新、为知识经济服务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深化对研究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的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生知识创新的氛围、环境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成效的最高标准。但目前我国还存在诸多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传统教育观念、滞后的教学体系、师资问题、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待遇低等均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规范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保障培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科学化、全球化的教育观念。通过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严格培养过程管理,实现过程管理规范化。在研究生培养中通过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为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也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文章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的新任务、研究生教学方法改进的方向和策略、以及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并详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概念的空间分析韩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一、概念的形成与明确从根本上说,所有的概念都来源于实践。但这并不排斥具体的人采用非实践的方式来形成某些概念,比如学习方式。学习同主体和客体直接相联系的实践不同,它是通过他人、书本来获得关于客体的观念;它的...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研究生心理呈现出积极心理表现与消极心理表现共存的特征。其成因有年龄跨度较大、个人情况复杂,集体观念淡薄、需求层次较高,个体差异明显、集中管理困难等方面,而就业压力、学习科研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则成为困扰研究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新形势下,必须通过培养研究生个体正面、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构建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以及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来防控研究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论研究生的创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教育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突破和创新。文章揭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论述了研究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提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建构 ,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分析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出发,探索了改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认为激活研究生自主意识、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德育创新、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韦伯强调宗教伦理对个人的经济心态形成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因此有了韦伯命题: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根据韦伯的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韦伯还提出了反命题:儒教不可能像新教那样焕发出“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儒教仅有“外王”的入世理性倾向而无实际经世抱负的手段,仅有“内圣”的价值理性的信念伦理而无工具理性的责任伦理。文章从信仰、理性、克制、敬业与成功的内在逻辑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阐发是指说出作者不曾说但会说的。只有知道作者都说了什么,说的是什么,才能设想作者会说什么。无论怎样努力把经典阐释得有意思、有意义,都是严格受到文本限制的。解释的可能性蕴含在作品之中。深刻的作品无论有多么重要的当下现实意义,它都不自限于此。由于其深刻,它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意义、得到有意义的阐发。时空间隔、阅读者对作品的间距,产生出一种积极的作用,使作品从某种特定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使作品之为独立的作品这一点彰显。  相似文献   

13.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灵魂是其独立的思想和传统。百年南大历经沧桑,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历久弥新,这在不同时期的校训中都有展现。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南京大学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以激励南大人弘扬传统,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4.
新生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 ,新年刚入校 ,面对新环境 ,学习生活有诸多的陌生和不适应 ,他们迫切需要知道如何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参加社会活动的关系 ,如何在提高知识素养的同时磨砺自己的才干等等 ,为此我们进行书面调查 ,以此为契机 ,展开我们的思索和对策 ,以寻找学生工作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弗雷格区分涵义和指称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对翻译很有帮助。通过阐述弗雷格对涵义和指称的论点,着重讨论英汉语际转换时应注意英汉专名的翻译、不同(相同)比喻形象的相同涵义的翻译、指号对应而涵义不同的翻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古代优秀的法律文化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法制进程,对世界法制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即使在今天,西方许多思想家在对本国法律文化反思时,也常常不忘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法治社会应对情、理、法重新认识,挖掘其合理因素,正确看待情、理、法结合在实现法律体系本土化、保障司法公正以及增强判决执行力中的价值,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合理运用情、理、法。  相似文献   

18.
诗学批评界一向将诗与歌、谣、谚、语笼而统之为诗 ,实为不妥。诗与歌、谣、谚、语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同源异流 ,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 ,现实的目的不同 ,发展的道路也不同。理清诗与歌、谣、谚、的性质和它们的关联 ,会有助于对中国诗歌发展及诗学批评纲领“诗言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扩大文学的"自由效果",而是要探讨使批评、自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易于理解的那些历史的以及推论的条件。20世纪对康德提出的自由与文化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第一种将文化与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相联系;第二种将文化刻写为治理的一种机制,它通过自我调节手段运作并使之成为可能。这两种反应紧密相连:英国成人教育与文学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史表明前者是如何紧密地仿照作为自由表达空间的后者的。要理解这两种情况,就必须考虑构成审美的原初决定性特质的无用性是如何被重新界定的,以便它能够被用作治理的工具。在文化治理中,恰恰是通过与社会隔离开来,审美文化才作为一种能够从治理上作用于它的有益手段而被提出来。审美实践被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东西。正是以这种方式,审美、治理与自由在自由治理的诸种机制之内刻写了某种特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古代湖南除水、旱两大自然灾害外,主要的灾种还有虫灾、风灾、雹灾、冰冻、地震和疫灾,都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